對于機床行業而言,機床的任何一款產品的70%部分是在原有產品系列基礎上的繼承,只有約30%的部分是體現技術新發展的新添加成分。根據這一比例劃分,舊機床的大部分均有再利用價值,這無疑為機床再制造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目前,按照我國擁有的700萬臺左右的機床估計,數控化率約為8%~10%。若“十二五”期間數控化率達到工業發達國家如美、日、德15%~20%的標準,則需對90余萬臺機械傳動式機床進行數控化改造。“實際上,役齡在15~30年以上的機械傳動式機床都可以納入數控化改造范圍,尤其是上個世紀70~80年代制造的一大批低水平、低效率的機床,已經遠遠不適應當前我國汽車、儀電儀表、精密機械等行業的加工需要,進行大規模的數控化改造已成當務之急。即便是近幾年國內制造的數控機床,因70%~80%屬于經濟普及型,同樣為今后的數控系統升級更新預留了巨大空間。就我國齒輪制造業現在大約擁有50萬臺各類機床,按照前述推算,就將有6.7萬臺機械傳動式機床將通過數控化改造變身為新型數控機床,其中包括270臺以上的舊型錐齒輪加工機床,這樣才能達到先進國家目前的數控化率水平。再加上插齒機、輔機及其他相配套的機床,再制造的量就更大了,這還只是保守估計。機床再制造之所以擁有巨大的潛在市場,在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副會長金毅看來還有另外兩個很重要的因素。一、購置新型數控機床少則幾十萬,多則上千萬,這對絕大多數中小制造加工企業而言,難免囊中羞澀。因此,這些潛在用戶更寄希望于投入小、周期短、見效快的機床再制造。二、國家陸續出臺的支持鼓勵政策,必將成為今后幾年機床再制造蓬勃發展的推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