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之橋信息交流網
 

新版四萬億再推恐難如愿 深化改革才是工程機械發展硬道理

   日期:2013-05-27     來源:本站    作者:admin    瀏覽:948    評論:0    
核心提示:近期輿論再次出現是否應該推出新版“4萬億”的討論,經濟專家普遍認為,依靠傳統的經濟刺激計劃不能化解結構性矛盾,反而可能加重產能過剩、地方債等問題積累,所以穩增長的關鍵還在于繼續深化改革和調整結構,通過推動深層次的制度改革來換取可持續發展的紅利。2008年“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令當時金融危機寒風籠罩下的中國經濟泛起一陣暖流。4萬億刺激計劃的出臺在提振經濟方面,效果驚人,但其對經濟肌理產生的副作用至今仍在呈現。它造成了大量的產能過剩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一項數據顯
近期輿論再次出現是否應該推出新版“4萬億”的討論,經濟專家普遍認為,依靠傳統的經濟刺激計劃不能化解結構性矛盾,反而可能加重產能過剩、地方債等問題積累,所以穩增長的關鍵還在于繼續深化改革和調整結構,通過推動深層次的制度改革來換取可持續發展的紅利。  2008年“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令當時金融危機寒風籠罩下的中國經濟泛起一陣暖流。4萬億刺激計劃的出臺在提振經濟方面,效果驚人,但其對經濟肌理產生的副作用至今仍在呈現。  它造成了大量的產能過剩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一項數據顯示,即使鋼鐵產業產能已經過剩1.6億噸,但歸因于“4萬億”的滯后效應,今年年底前仍將有58座高爐要建成,這58座高爐總產能達到8440萬噸。  而工程機械行業則走過了一段大躍進時期,蓬勃發展的同時引爆了行業內諸多弊端,造成了行產能過剩、庫存激生、企業應收賬款標高等問題。  毫無疑問,中國經濟已經不能、也無力再承受一次經濟刺激計劃的沖擊,事實上,中央政府也無意、也沒有決心再來一次。  經過2011年的大起大落,2012年的穩健前行,工程機械行業開始企穩回升,逐步平穩發展,走向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道路。可見,錢不是萬能的,穩健的政策與發展步伐才能促進行業良性發展。平穩的市場環境為工程機械企業轉型升級,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提供了良好環境,使企業在由量轉質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壯大。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