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信托是2012年信托業的一針強力催化劑,引領信托業在去年房地產信托的低谷中仍走出一輪規模持續上漲的路徑。 然而隨著四部委在2012年年底聯合出臺《關于制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融資行為的通知》(下稱《通知》),基建信托受制于《通知》中的多項舉措,火爆行情恐怕要歸于平穩。 中信建投認為,一些新的融資方式將會在基建項目中逐漸出現,《通知》對整體信托規模影響有限。用益信托分析師李旸也對《證券日報》記者指出,新規對基建信托有影響,但仍要看各地方監管的執行力度。 不過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基建信托的發行狀態應該難以延續去年以來的火爆狀態。 基礎設施信托尚未“下架” 記者查看了多家信托公司及第三方理財的網站發現,事實上,多家信托公司在年后仍然推出了不少基礎設施信托。 例如,長安信托官方網站上顯示,其正在預約中的產品還有基礎設施信托“六盤水開投應收賬款收益權買入返售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多家第三方網站上也有包擴華澳信托、百瑞信托在內的多家信托公司新發行的基礎設施信托項目。其中,在各信托計劃的增信措施中,均有地方政府財政預算增信的身影。 李旸對記者指出,去年12月底監管層對部分信托公司的信政合作業務進行了窗口指導,考慮到部分項目或許在窗口指導之前便已經定好,以及部分未受到窗口指導的信托公司業務并沒受到影響,新項目還會陸續出現。加之本次《通知》并非專門針對信托業,因此執行效果還有待觀察。 去年成立超2000億元 用益信托近期發布的去年12月份集合信托數據顯示,雖然基礎設施信托傳出了監管趨嚴的消息,但是基礎設施信托在去年12月份仍延續了去年以來的火爆態勢。 數據顯示,從成立情況來看,去年12月份集合資金信托產品成立451個,成立規模為712.34億元。受到年末效應的影響,信托公司在去年12月份產品成立規模環比小幅上漲。其中,成立數量環比上漲18.06%,成立規模環比上漲19.35%,成立規模最大的仍然是基礎設施信托。 去年12月份,基礎產業領域共成立122款產品共募集資金204.94億元,占總成立規模的28.77%,但是與去年11月份相比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用益信托認為,這與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下發的《通知》有直接關系。從去年12月份的基礎產業類產品發行放緩中可以看出,在接下來的2013年,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信政合作項目將大幅減少。有業內人士表示,基建信托的發行狀態應該會逐漸由火爆歸于平穩。 除此以外,房地產信托在去年12月份共成立83款,共募集資金158.62億元,占比為22.27%,較上月有所下降。工商企業領域當月融資占比下降,成立的57款產品共募集資金91.18億元,占總成立規模的12.8%。去年12月金融領域產品融資占比上漲,共成立90款產品,募集資金113.69億元,占總成立規模的15.96%,這與12月的證券市場小幅回彈有關。 從去年全年的數據來看,2012年全年,基礎產業領域共成立產品987款,募集資金超過2163.75億元,占總成立規模的28.79%,占比較前11月略有上漲,足見基礎產業信托在2012年受追捧的程度。房地產領域成立產品699款,共募集資金1641.05億元,占比為21.83%。雖然融資規模僅次于基礎產業領域,但相較去年35%的占比下降幅度較大。這主要與自2011年下半年以來監管層對房地產信托的的嚴格管控及今年年內頻繁傳出的地產信托兌付風險有關。金融領域融資最少,成立的977款產品共募集資金1156.79億元,占比為15.39%;工商企業和其他領域分別成立758款和1072款,融資規模分別為1234.5億元和1319.95億元,占比分別為16.42%和17.56%。 不過,在收益率的方面,由于基礎產業信托普遍被認為是信托業三駕馬車中風險最低的,因此基礎產業信托的投資收益率在全部信托產品中并不顯眼。數據顯示,2012年基礎產業信托的平均規模為2.19億元,平均期限為1.81年,而平均預期年收益率則為9.25%,低于房地產信托10.15%的收益率,僅高于所有信托產品平均值8個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