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麗萍[ 一些省市也積極探索其他方法拓寬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渠道,比如同業拆借、通過信托公司融資、提高向金融機構融資比例等 ]“我們目前在幫助街內小額貸款公司解決融資問題方面已經有了一些思路,比如探索信貸資產轉讓等。”昨日,廣州民間金融街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廖檢文在接受《第一財經(微博)日報》在內的媒體采訪時稱,目前融資渠道窄仍是小額貸款公司面臨的最主要問題。不過,自去年6月28日開街以來,廣州民間金融街的發展態勢不弱,截至今年5月底,街內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擔保公司等民間融資機構已累計為廣州市2000多家企業和個人融資近80億元,且在本月下旬,街內入駐金融機構有望從35家擴容至80家。貸款供不應求據悉,廣州民間金融街已入駐各類機構72家,其中小額貸款公司31家(包括民間金融街二期擬設的20家小額貸款公司)。至6月21日二期落成,街內入駐機構將達到80家。根據廣州民間金融街管理有限公司的統計,從去年6月開街以來至今年4月底,首期11家小額貸款公司平均凈利潤達6700萬元,經營最好的小額貸款公司稅后資本回報率達15%左右;這11家小額貸款公司筆均貸款余額為320萬元,目前不良貸款率為零。從民間金融街公布的融資利率來看,今年呈下滑趨勢。“一年期以上貸款,年初的年息是24%,現在只有19%;10天期貸款,年初的年息約為19%,現在18%多。”廣州民間金融街管理有限公司有關人士介紹。不過,稅收負擔重和融資渠道窄仍是小額貸款公司面臨的兩個最大難題。“從數據分析來看,今年街內小額貸款公司的放貸增速放緩,這主要是因為小額貸款公司不能吸收存款,資本金受到很大限制,但市場需求很大,供不應求。”廖檢文稱,街內首期11家小額貸款公司目前大部分從銀行獲得融資,但融資比例都只有資本金的50%。對此,廣州民間金融街管理有限公司日前與一些專家探討拓寬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渠道的辦法,“比如嘗試信貸資產轉讓等,”廖檢文透露,不過這些思路還有待通過廣東省相關監管機構的批準。拓寬融資渠道小額貸款公司嘗試信貸資產轉讓并非僅廣州所想。其實,早在2011年,重慶金融資產交易所(下稱“重慶金交所”)就推出了“小額貸款公司資產收益權憑證”,主要將小額貸款公司的短期信貸資產分優先級和普通級進行公開交易。此外,深圳已有多家小貸公司嘗試與銀行進行信貸資產“一對一”的轉讓。除此之外,一些省市也積極探索其他方法拓寬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渠道,比如同業拆借、通過信托公司融資、提高向金融機構融資比例等。比如,溫州“小額貸款公司同業調劑拆借”業務在去年年中就開始運作。據了解,該業務以溫州小額貸款協會為平臺,每周收集該市各小額貸款公司剩余可放貸資金,與有資金需求的小額貸款公司進行配對。在提高融資比例上,一些省市已放開政策,比如重慶和海南分別將小額貸款公司的最高融資比例升至230%和200%,江蘇、四川、浙江、廣東則在政策上規定可提高到100%。“我們也希望街內一些運作規范,經營、風控和管理良好的小額貸款公司,下一步能在拓寬融資渠道上獲得一些政策支持,比如能否將銀行的融資比例提高至1.5倍或2倍?單筆放貸金額能否突破500萬元?或業務模式能否創新,比如從單純的放貸擴展至可以做理財業務?”廖檢文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