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之橋信息交流網
 

泉州打造機械裝備制造基地首發專項扶持計劃

   日期:2014-07-11     來源:本站    作者:admin    瀏覽:821    評論:0    
核心提示:近日,記者從福建省泉州市經貿委獲悉,《泉州市加快機械裝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4-2018)》出臺。據泉州市經貿委副主任王洪海介紹,這是泉州市第一次出臺專門針對一個產業的扶持措施,行動計劃提出,用五年時間,每年安排市級專項資金2000萬元,推動機械裝備“泉州制造”向“泉州智造”、“泉州服務”轉型,力爭2018年全市機械裝備產業總產值超2000億元,并致力打造成我國重要的機械裝備制造基地。打造國家重要制造基地機械裝備產業是工業的硬支撐
近日,記者從福建省泉州市經貿委獲悉,《泉州市加快機械裝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4-2018)》出臺。據泉州市經貿委副主任王洪海介紹,這是泉州市第一次出臺專門針對一個產業的扶持措施,行動計劃提出,用五年時間,每年安排市級專項資金2000萬元,推動機械裝備“泉州制造”向“泉州智造”、“泉州服務”轉型,力爭2018年全市機械裝備產業總產值超2000億元,并致力打造成我國重要的機械裝備制造基地。打造國家重要制造基地機械裝備產業是工業的硬支撐,已成為近年來泉州市快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五年行動計劃提出,產值以年均15%以上的速度增長,力爭2018年全市機械裝備產業總產值超2000億元。未來的泉州機械裝備產業創新驅動成效將更為顯著,將全力建設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制造研究所,力爭至2018年底,全市機械裝備行業新增國家級技術中心1家、省級技術中心8家、市級技術中心15家,規模以上機械裝備制造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超過2%。屆時,產業布局將更加明顯優化,基本形成以環泉州灣高端裝備集中區為龍頭,東部臨海海工裝備集中區、南部產業裝備集中區、北部石化裝備集中區為支撐,西部特色裝備集中區為腹地,機械裝備產業載體的綜合配套更加完善,分工明確、布局科學、特色突出、協調統籌的新格局。力爭至2018年底,培育年銷售收入超30億元的企業5家,超10億元的企業20家,超5億元的企業60家,形成一批“專、精、特”的配套企業。打造國家級重要的機械裝備制造基地,需要完善機械裝備產業各個鏈條。泉州市經貿委主任黃國富介紹,未來五年,將圍繞加強薄弱環節、補齊發展“短板”,重點發展一批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的行業、產品。推動機械裝備企業創新轉型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大,黃國富指出,今后重點支持企業兼并重組、改制上市、品牌建設,對年營業收入首次超過10億元、30億元的企業,以企業上年度營收為基數,分別按其地方級“三稅”(主要指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新增部分的20%、25%獎勵企業。科技創新,是機械裝備產業發展的原動力。接下來,泉州將實施機械裝備產業重大項目、關鍵領域、共性技術、公共平臺等重大專項,突破產業發展瓶頸,對實施企業與單位給予一定資金補助,最高可達200萬元。鼓勵企業加強首臺(套)重大裝備和關鍵部件研發,經認定,按其開發費用的30%給予企業一次性補助,最高補助100萬元,企業所在縣(市、區)還將按一定比例配套。每年確定一批市級重點研發示范企業,按企業研發費用占主營收入5%以上,給予最高一次性50萬元的資金補助。至2018年底,建設50個“泉州市機械裝備研發示范企業”。對經認定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次性獎勵100萬元。“支持企業向服務型制造轉變。”黃國富介紹,今后將鼓勵有條件的機械制造企業向總集成、總承包服務模式拓展,對新獲得總集成、總承包資質的企業,給予一定資金獎勵。每年實施一批機械裝備產業“數字化示范車間”、“數字化示范產品”等項目,并給予一定資金補助。引導機械裝備產業協作配套產業協作配套的強弱對一個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根據當前泉州在高端裝備、大型設備及關鍵零部件加工等方面還比較薄弱的現狀,行動計劃提出了多項針對意見。首先,強化機械裝備產業基礎配套。加快南安榕橋精密鑄鍛加工中心建設,支持晉江、永春等地規劃建設鍛造、鑄造專業園區,鼓勵機械裝備園區建設精密加工中心、熱處理中心、檢測中心,提升晉江、南安電鍍集控中心工藝水平,培育精密鑄鍛、精密加工、零部件生產、電鍍、熱處理等專業企業,提升自我配套能力。探索“虛擬運營”等方式,創新高端裝備、大型設備共用共享機制。其次,深化機械裝備產業分工協作。深化“萬家企業手拉手”行動,支持龍頭企業進軍研發設計、品牌運營、市場營銷、設備總裝、售后服務等高端環節,鼓勵龍頭企業逐步剝離加工制造環節,引導中小企業融入龍頭企業的供應鏈,促進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訂單對接、供應鏈協同、技術協作,優化機械裝備產業鏈。再次,完善機械裝備服務配套。各機械裝備產業園區要留足研發設計、產品檢測、銷售服務、物流運輸、金融租賃等服務配套用地,規劃建設五金汽配、電動工具、機電設備等專業市場。最后,打造技術創新公共平臺。加快推進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制造研究所建設,打造我國一流的裝備制造研發中心和國內科研院所裝備制造科研成果在泉州轉移轉化的平臺。爭取更多國家級、省級研發檢測機構落戶我市。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相關行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組織關鍵技術聯合攻關。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