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新一輪加快發展,特別是加快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已經破題。記者從昨日(8日)上午召開的全省加快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十二五”后3年,全省重要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粵東西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將全面提速,相關工作方案已制定并印發。按照工作方案,未來3年廣東將加快推進以粵東西北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為重點的重要基礎設施八大工程、21大項共460個項目建設,總投資約2.95萬億元,“十二五”后3年完成投資約1.41萬億元,計劃建成投產項目294個。亮點1適度超前“十三五”部分項目提前開工要謀求加快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當先行。這一思路在廣東剛剛印發的《加快推進全省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方案(2013—2015年)》(下稱《工作方案》)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工作方案》提出,“十二五”后3年以粵東西北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為重點,并用3—5年的時間,初步建成覆蓋粵東西北的快速交通體系。值得注意的是,《工作方案》描繪了廣東省下一階段加快重要基礎設施建設的藍圖,但它并非憑空而出,而是一項承前啟后、經過科學謀劃的布局。它既結合了“十二五”規劃的實施,又本著適度超前、合理布局、協調發展的原則,將“十三五”時期擬安排的部分項目提前謀劃并開工建設。根據“十二五”規劃綱要和各專項規劃,“十二五”時期全省共安排重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607個,總投資約3.51萬億元,計劃完成投資約1.97萬億元。目前“十二五”前兩年重要基礎設施建設總體進展順利,重點推進公路、鐵路、機場、港航、城建、能源、水利、環保等八個方面項目建設,完成投資5640億元,為“十二五”時期計劃投資的28.6%。“十二五”后3年,廣東重要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將全面提速。《工作方案》對此已作全面部署:加快推進以粵東西北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為重點的重要基礎設施八大工程、21大項共460個項目建設,總投資約2.95萬億元,后3年完成投資約1.41萬億元。其中,續建202個項目,后三年投資8000億元;新開工258個項目,后三年投資6100億元;計劃建成投產294個項目。亮點2交通先行18地市通高快速鐵路加快全省重要基礎設施建設,交通設施是重中之重。按照《工作方案》提出的目標,至2015年底,廣東省交通運輸通道主骨架要基本形成。首先,高速公路建設是廣東省交通設施建設中的基礎和重點。“十二五”后3年,廣東省將投資2688億元,建成18個項目,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316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工作方案》還明確要求,至2015年底,實現國家高速公路網廣東跨境段貫通,出省通道和粵東西北地區連接珠三角通道進一步暢通,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約6800公里(2017年底達到8000公里)。同時,全省18個地級以上市通達高(快)速鐵路,全面建成沿海五大樞紐港的鐵路集疏運體系,鐵路通車總里程達4100公里左右。城際軌道交通網覆蓋珠江三角洲9個地級以上市,通車里程達386公里。此外,樞紐機場和支線機場協作發展的民用機場布局基本形成,年旅客吞吐能力約1億人次。港口公共服務水平和岸線資源的使用效率明顯提升,港口貨物年通過能力超過13億噸。珠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基本建成,內河三級以上航道通航里程達1300公里。除交通外,城市基礎設施、能源供應保障體系、城鄉水利保障體系和環境保護等工程建設也是全省重要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要內容。亮點3注重協調快速交通體系覆蓋粵東西北“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于改變廣東區域經濟不平衡的現狀,促進粵東西北加快發展;對于發揮珠三角的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做大做強珠三角經濟;對于廣東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昨日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胡春華對加快重要基礎設施建設的意義作了深刻闡述。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與全國其他省市相比,廣東雖是交通大省,高速公路總量僅次于河南,但區域布局存在極度不平衡的問題。廣東省快速鐵路、高速公路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而占全省面積近70%的粵東西北地區,交通設施嚴重滯后,高速公路只占全省的40%,比如,潮州高速公路只有53公里。粵東西北高速公路密度不到珠三角的1/3、蘇北地區的53%,全省還有11個縣市未通高速公路,全在粵東西北地區。在“十二五”后三年里,加快粵東西北交通設施建設是廣東省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中的主體內容與重中之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創廣東新優勢,交通是關鍵;解決廣東的交通問題,形成帶動全省發展的戰略作用,粵東西北的快速交通體系建設是重點。”胡春華指出。會議提出,廣東要下決心經過3到5年的努力,初步建成覆蓋粵東西北的快速交通體系。鐵路建設方面,要以高快速鐵路為重點,努力實現市市通高快速鐵路目標,建成比較完善的粵東、粵西港口鐵路集疏運體系。公路建設方面,要以高速公路為重點,加強粵東西北與珠三角核心區的高速通道建設,加快連接廣西、湖南、江西、福建等周邊省區的交通通道建設,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完善粵東西北的高速公路網絡。舉措積極引入民間資本“十二五”后3年全省重要基礎設施建設藍圖已繪就,各地市各部門工作目標十分明確,但擺在他們面前的難題并不少,首先是如何籌集足夠資金。對此,《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各級政府都要各級財政統籌安排基礎設施建設資本金,重點確保粵東西北地區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政府出資資本金按建設時序及時足額到位。省財政廳牽頭負責統籌省級資本金出資,“十二五”后3年省級財政預算新增安排專項資金用于高速公路、鐵路項目省級資本金出資,省級資本金缺口由省財政廳牽頭協調以多種方式解決;市級資本金由各市落實。國家批準的地方政府債券,主要用于高速公路和鐵路等項目建設。同時,《工作方案》要求建立省與各大金融機構溝通聯系機制,落實省政府與各銀行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爭取各銀行給予項目建設資金支持。已簽訂貸款協議的項目要嚴格履行協議,及時落實貸款資金。繼續發揮廣東粵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廣東恒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等原有融資平臺作用,充分利用廣東南粵交通投資公司新的融資平臺,積極開展融資,優先安排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