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之橋信息交流網
 

工信部推進機器人發展指導意見出臺

   日期:2014-01-03     來源:本站    作者:admin    瀏覽:728    評論:0    
核心提示:12月30日下午,據媒體報道工信部關于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正式出臺。《意見》指出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10個配套產業集群;工業機器人行業和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明顯增強,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機器人密度(每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達到100以上,基本滿足國防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 首次出臺單獨針對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部委級文件。《指導意見》的出臺從財稅,人才培養等方面對機器人產業鏈進行支持,通過行業統籌
12月30日下午,據媒體報道工信部關于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正式出臺。《意見》指出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10個配套產業集群;工業機器人行業和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明顯增強,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機器人密度(每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達到100以上,基本滿足國防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 首次出臺單獨針對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部委級文件。《指導意見》的出臺從財稅,人才培養等方面對機器人產業鏈進行支持,通過行業統籌集規劃集中力量共同完善國內機器人產業鏈以及提高企業競爭力,同時《意見》從龍頭企業、產業集群、高端產品占有率以及機器人使用密度方面提出了具體的目標。 我國機器人市場潛力巨大。主要有兩個依據:(1)機床行業規模表明我國制造業對自動化加工裝備的需求空間巨大;(2)我國機器人使用密度還處于極低的水平,機器人使用密度的提升將帶動機器人需求量的提升。通過對比美德日韓,我們測算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超過160萬臺,相比較于目前不到10萬臺的裝配量,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我國機器人產業鏈并不完善,政策扶持有助行業快速發展。由于我國在基礎工業的落后,使得關鍵零部件在精度、成本等方面與國外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也就造成我國企業并不自己生產機器人,而主要是通過對從國外采購的機器人進行系統集成商,實現下游應用為主。《指導意見》明確了機器人發展的重要性和目標,通過資金支持等措施將有助于完善機器人產業鏈,促進產業快速發展,實現制造業的升級轉型。 投資策略:我們堅定看好機器人行業未來在我國的發展,目前機器人產業鏈已被高度關注,只有綜合能力強,技術實力強,有產業地位的企業能夠勝出。 在標的選擇上,我們認為可以分為三個維度:(1)專注于上游關鍵零部件生產研發,并取得突破的生產廠商,我們看好與世界減速機龍頭合作,受益于國企改革的上海機電,國內伺服系統領域的龍頭企業匯川技術;(2)專注于機器人領域,擁有強大的研發實力,在下游領域取得突破的中游系統集成商,我們看好背靠高校,研發實力強的機器人和博實股份;(3)通過延伸產業鏈,在機器人領域取得突破的下游應用廠商,我們看好主業高速成長,研制的機器人在輪胎生產領域取得突破,同時自主研發的RV減速器進入產品驗證階段的巨輪股份。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