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一百多年前的狄更斯這樣形容大革命前的法國社會。對于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來說,經歷過黃金十年的超高速發展后,2012年行業也迎來了涅磐重生的一年。“這是希望之春,這是絕望之冬”,就在失望與希望中,2012年已經離我們遠去。這一年,有的人認為發展才是硬道理,他們埋頭苦干,堅信“悶聲發大財”;更多的人則發出時代的聲音,在砥礪前行的同時,為2012年留下屬于自己的“好聲音”,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為您盤點了2012年“他們”說過的話,帶您細細品味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過去一年的發展。 王民:中國永遠有需求,就看做不做出好產品 “我預感工程機械真的到了一個優勝劣汰,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了。最近有收購兼并發生,企業合作項目發生,產能太大,大多數企業造不出差異化的產品,中國永遠有需求,就看做不做出好產品,有沒有價格優勢,最后優勝劣汰。” 一直在低調中穩步前行的徐工在2012年營業收入突破千億,作為徐工的掌舵者王民對于行業的發展有著清醒的認識,他對于中國制造的這一觀點無疑將對盲目擴大產能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產生振聾發聵的影響。今年年初,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在接受《中國工業報》采訪時,進行了著名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提出的“杜拉克五問”測試,以下為王民做出的回答: 第一問:我是誰?我的優勢是什么?我的價值觀是什么? 答:王民。 優勢是四十余年的行業經驗和企業經理,仍然善于學習和反思。價值觀是說到做到,相信自己,寬厚待人,身先士卒。 第二問:我在哪里工作?我屬于誰?是決策者、參與者、還是執行者? 答:在工程機械行業21年。是一個地方國企的負責人,是一個主要決策者。但又要執行政府的某些重要指令。 第三問:我應該做什么?我如何工作?會有什么貢獻? 答:應該做更具前瞻性的思考、探究,加強與重點客戶的戰略聯盟,加強推進高端的、核心的技術研發的氛圍建設和目標設定。 以及建設有效的組織體系,這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命脈。 用不到5年的時間促其發生革命性變化。 第四問:我在人際關系上承擔什么責任? 答:自信但不自負;尊重但不迎合;樂于助人但不期望回報,尤其是對有求于我的人;注重人際關系但也不善于溝通交流。 有些強勢。 第五問:我后半生的目標計劃是什么? 答:暫無明確計劃。 對于第五個問題,王民在接受鳳凰網采訪時曾經給出過不同的答案:“我希望(退休后)在一個中學里面做一個門衛和傳達室的老頭,敲鐘打上課鈴,給他們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