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保監局近日公布的2013年上半年保險資金在江蘇投資數據顯示,險資在江蘇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首次超過無擔保債券,成為保險資金在江蘇最大的投資品種。險資實際投資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14個,是去年全年的2倍。中國人壽,中國太平、太平洋保險、人保財險先后以不同方式密集投資江蘇基礎設施建設,從已經投向江蘇基礎設施建設的險資來看,四險企在江蘇已合計投下119億元。中國太平資管相關負責人此前也對媒體表示,該公司計劃投資500億元到1000億元于江蘇基礎設施建設。險企議價能力提升前不久,國壽股份、國壽集團、國壽財險、蘇州國發創業、東吳證券簽署《國壽(蘇州)城市發展產業投資企業(有限合伙)之合伙協議》,共同投資成立國壽(蘇州)城市發展產業投資企業(有限合伙)。其中,國發創投出資30億元,為普通合伙人及執行事務合伙人;國壽股份、國壽集團、國壽財險和東吳證券分別出資50億元、5億元、5億元和10億元,為有限合伙人。根據協議書,從投資領域以及地域范圍來看,擬投資項目實施主體及項目運營區域均在蘇州市范圍內,投資范圍鎖定在政府投資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項目及城市發展產業項目等,包括已取得相關政府部門的批準,以及所投資項目有明確的收益來源、穩定的現金流和增值預期的項目。合伙企業的存續期限為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12年,其中前9年為投資期,后3年為退出期。投資期屆滿后合伙企業只能從事存續性活動,不能再投資新項目。在利益分配方面,如合伙企業整體年化收益率未達到合伙協議中所約定的收益率,則有限合伙人根據實繳出資比例在該約定收益率的范圍內優先于普通合伙人分配,有限合伙人分配后剩余部分分配給普通合伙人;合伙企業的虧損在各合伙人之間按其認繳出資比例分擔,但有限合伙人對合伙企業的債務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而普通合伙人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某險企資管人士坦言,“《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管理暫行規定》支持險企主要投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交通、能源、通訊、市政、環保、大型保障房等項目,但該規定下發后多數險企依然持謹慎甚至觀望態度,除了保險行業對新的領域需要學習和適應之外,投資項目、投資規模以及投資策略都會經過慎重考慮,也會觀察競爭對手的動向,陸續出臺相應的合作計劃”。在風險控制方面,通常而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項目的期限在5-10年,投資收益率一般在6%~8%之間,期限長、收益率穩定且高、籌資額大,較適合長久期的保險資產配置。資料顯示,目前基礎設施債權計劃投資在保險行業總資產中的占比不足3%,多數險企在基礎設施債券投資方面顯得并不激進。國金證券(12.46,0.00,0.00%)分析師陳建剛就表示,中國人壽此次投資地方基礎設施建設,風險較小。一方面,擬投項目須已取得相關政府部門的批準,且有明確的收益來源、穩定的現金流和增值預期;另一方面,從收益分配和風險承擔方面看,雖然是此次投資是股權投資,但是約定模式使其收益風險比得到了優化。通常來講,地方基建項目資金主要源于土地出讓金、銀行表內貸款、表外融資和直接融資,目前土地出讓金增幅大幅下滑,而后兩者則受制于監管政策。銀行表內貸款對融資平臺有嚴格的總量規模控制,表外融資則受到“理財8號文”約束。而地方政府通過資產證券化等方式實現多元化融資無先例且審批時間長或融資規模受限,險企作為既有的、成熟的投資主體,其議價能力大幅提升。考慮風險債權投資為主對蘇州基礎設施建設感興趣的不止中國人壽一家險企。數據顯示,除中國人壽外,中國太平已經成功投資11億元參與蘇州工業園區內區鎮一體化項目建設;太平洋保險在蘇州的初步投資額為8億元,已經劃款;“人保—蘇州軌道交通債權投資計劃”已全部完成劃款,募集資金30億元,計劃期限7年,投向蘇州市重點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軌道交通二號線。2012年12月19日,太平資產發起設立的“太平資產—蘇州工業園區內區鎮一體化項目債權投資計劃”獲保監會批準。該項目資金來源于太平資產以及其他金融機構的認購,投資額為11億元,通過債權計劃形式融資給蘇州工業園區地產經營管理公司,投資期限為5年,資金用于蘇州工業園區內區鎮一體化項目建設。今年四月份,剛剛在上海開完董事會的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公司董事長王濱,就帶領集團下屬各主要專業公司負責人拜會了蘇州市委、市政府的相關領導,計劃繼續擴大在蘇州的投資。太平資產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我們在蘇州的投資計劃預計將達到500億元到1000億元,橫貫蘇州市從‘十二五’到‘十三五’時期的基礎設施建設”。根據保監會相關規定,保險資金可以采取債權、股權、物權及其他可行方式投資基礎設施項目。目前多數險企出于風險控制考慮,主要是以債權投資為主,類似中國人壽的股權投資的案例還比較少見。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6月平安集團旗下平安資產管理公司牽頭并和其他三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一起,發起了“京滬高鐵股權投資計劃”,將募得的160億元投資入股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而上述險資資管人士表示,這么多險企密集投資蘇州,一方面是蘇州有較好的項目,當然大家一起投資蘇州肯定存在競爭關系,很好的項目肯定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投資缺口大的話,競爭關系就顯得不太明顯;另一方面險企也有自己的考慮,比如蘇州所在的江蘇就是保費大省,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并與當地政府合作對開展業務也是有利的。陳建剛也表示,在合作主體的選擇上,中國人壽也有長遠的考慮,比如此次投資蘇州基礎設施建設,有利于其和蘇州地方政府開展合作,促進保險主業發展,例如在大病醫保、團體壽險/企業年金、車險等方面展開深層次合作;從產品形態上講,如果后續特定資產掛鉤保險產品成型,這種既有的資產投資就可直接作為掛靠或參照的資產項目。此外,近年來保監會也大力支持險資服務實體經濟。作為社會管理的輔助手段,保險業可以在城市管理中發揮有效作用,創新城市管理機制,降低管理成本,分擔社會責任。例如,發揮保險的價格杠桿作用,服務于首都道路交通管理;通過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和養老保險,促進多層次、多支柱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